很多人一直认为只要使用「无痕模式」浏览网站便能完全保障私隐。但Google在2020年就陷入一项控Chrome浏览器即使在无痕模式下,仍在收集用户的浏览历史数据,侵犯消费者私隐,并面临索偿50亿美元(约390亿港元)的金额。而近日Google就决定删除在无痕模式下收集回来的用户数据,以满足和解要求。
该宗由数百万名美国消费者提出的集体诉讼于2020年展开。他们指控Google在用户开启「md=痕」模式后,虽然用户端的浏览器与装置不留搜寻及浏览纪录,让用户误以为在用「无痕」就能保障私隐,但Google仍会透过Analytics、Cookies等工具不当地追踪用户浏览活动,却没有在无痕模式的说明中标明这一点。
原告补充,Google藉此得知用户们的朋友、最喜爱的食物、嗜好、购物习惯、以及他们在网上查询「最私密且可能令人尴尬的事」。该诉讼寻求Google至少赔偿每位用户5000美元(约39,130港元)。
而据美国CNN报道,双方已于4月1日向法院提交和解条款。作为其中一项和解条件,Google同意删除截至去年12月为止所收集的数十亿笔资料纪录,也承诺日后将不再追踪用户开启无痕模式时浏览的数据资料等,并将在未来5年内,提供用户在无痕模式中封锁第三方Cookie的选项。
另外,原告律师原本估计和解金额可能达到50亿至78亿美元。但在最后的和解条款中,用户不会获得赔偿金,不过仍可个别向Google再次提出索赔。
Google发言人José Castañeda则表示,公司「很高兴解决这起我们一直认为毫无根据的诉讼」,亦表示原告他们「实际上甚麽也没有得到」。